中华5000年的传统文化海纳百川、博大精深!中国典籍对廉政的精彩论述浩如烟海,历代清官廉吏的典型也举不胜举。其中,反映勤政务本、廉洁自律的廉政成语,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璀璨明珠,一笔一划写出风清气正。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廉政成语,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智慧,筑牢拒腐防变、清正廉洁的思想堤坝。
【光明磊落】guāng míng lěi luò
释义
磊落:心地光明坦白。胸怀坦白,正大光明。
出处
《晋书·右勒载记下》:"大丈夫行事,当礌(磊)落落,如日月皎然。"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七十四:"譬如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,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。"
故事
龚自珍是晚清时期的思想家、史论家和文学家,其一生著述颇丰,尤为可贵的是他的思想抱负和经世致用之志。虽然在官场上一直郁郁不得志,但他一生追求"真法",在那个腐朽堕落的晚清官场,他用自己的一双慧眼,对封建制度的积弊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,写下了大量被统治者称为"伤时"、被一般文人称为"大不可"的正气诗。"避席畏闻文字狱,着书都为稻粱谋”,是感慨和嘲讽江南名士庸俗苟安、埋头著书的诗;"田横五百人安在,难道归来尽列侯"则是鞭笞清王朝以名利诱骗文人的诗;"木有文章曾是病,虫多言语不能冬"是愤怒反讥庸俗官僚诽谤自己的诗。
现如今流传的600余首诗歌,大都体现了龚自珍光明磊落的铮铮铁骨。在屡屡受到打压的形势下,尽管官位卑微,他仍然敢于冲破重重阻力,上书朝廷据理力争,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。龚自珍敢于用事实说话,不畏强权,不参与官场的尔虞我诈、明争暗斗,为后人树立了光明磊落的良好形象。
评析
《论语·述而》有言:《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"所谓"坦荡荡",就是胸怀广阔、光明磊落。做人要行得正、走得直,心底坦荡,饭才吃得香,觉才睡得稳,不然,就会陷入食不甘味、夜不安寝的忐忑之中。做人做事光明磊落,就是不做见不得人的勾当。为了钱不择手段,贪污受贿、侵吞公款的罪恶;为了权心术不正,造谣生事、恶语中伤、打击竞争者;为了情人道德败坏、情趣低下,禁不起诱惑,养情人、"包二奶"等是见不得阳光的,与光明磊落背道而驰。心中亮亮堂堂的人,是最轻松、最愉快、最幸福的人。因此,只有无私无畏,才能光明磊落;只有襟杯坦白,才能做到节操高尚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公正无私、正直无邪,敞开心扉,让清风吹进心灵,让阳光照射到心灵深处,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