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5000年的传统文化海纳百川、博大精深!中国典籍对廉政的精彩论述浩如烟海,历代清官廉吏的典型也举不胜举。其中,反映勤政务本、廉洁自律的廉政成语,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璀璨明珠,一笔一划写出风清气正。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廉政成语,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智慧,筑牢拒腐防变、清正廉洁的思想堤坝。
【据义履方】jù yì lǚ fāng
释义
根据正道立身行事。指为人正直不苟。
出处
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·许由》:"许由,字武仲,阳城槐里人也。为人据义履方,邪席不坐,邪饍(shàn )不食。"
故事
宋仁宗时期的司马光,秉性刚直,举荐贤人、斥责奸人,敢触犯龙颜、宁死直谏。仁宗得病之初,皇位继承人还没确定下来。群臣忌讳病中的皇上,均缄口不言。司马光三次上奏提及此事,但迟迟不见诏书。司马光再次上书说:"我呈给您的建议,应马上施行,却迟迟不见动静,这一定是有小人蛊惑。小人们都没远见,只想在匆忙的时候,拥立一个和他们关系好的王子,像'定策国老'、‘门生天子’这样大权旁落的灾祸,真是说都说不完。"仁宗看后大为感动,不久就立英宗为皇子。英宗并非仁宗的亲生儿子,只是宗室而已。司马光料到他继位后,一定会追封他的亲生父母。后来英宗果然下命让大臣们讨论应该给他的生父什么样的礼遇,但谁也不敢发言。司马光一人奋笔上书说:"为人后嗣的就是儿子,不应当顾忌私亲。濮王应按照成例,称为皇伯。"这一意见与当权大臣的意见不同。御史台的六个人据理力争,都被罢官。司马光为他们求情,没有得到恩准,于是请求和他们一起被贬官。
评析
司马光为人为官据义履方,堪称正派为人做官的典范。所谓"正派",是做好人、做好官的一项最基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。清官并不是做了官后才清廉,而是首先具有正派的人品,然后为官才能清正廉洁。同样,贪官也是因为抛弃了正派做人的廉耻之心,才在官位上以权谋私,贪得无厌。
历史经验和现实教训表明,只有正派的人才能做好官。没有正派的人品做底子,缺乏做人的基本品德,就会人品不端、德品不修、官品不正,一旦权力在手,势必生邪心、走歪路、办坏事。古人云:"德不厚者不可使民。"缺乏人品、官品,就不能服人,更不能得民心。同样,老百姓拥护不拥护、支持不支持、满意不满意,也是对为官者人品和官品的最好检验。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具备正派的人品,做人才有底气,做事才会硬气,做官才有正气,也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。